欢迎来到中共响水县委组织部网站  响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 网站首页 · 收藏本站用户登录 · 党建OA平台
今天是 
首页>> 两学一做>> 良好家风是明灯

良好家风是明灯

作者:admin    文章来源:   浏览次数:1514    发布时间:2018.11.08

 

  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:“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”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,家风好则作风好,作风好则党风好、政风好。有什么样的家风,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,体现在党内,就形成什么样的党风。党风不正,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家风不好。因此,良好的家风对于领导干部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,是领导干部一生的必修课,更是领导干部心中永远的明灯,指引领导干部不忘初心、继续前进。

    建设良好家风,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,需要传承美德、弘扬家风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、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的美德,更是被后世用来学习、传承。孔融让梨、岳母刺字、孟母三迁等历史故事至今仍在流传。优秀的传统文化永不过时,始终是人们安身立命、为人处世的准则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,建设良好家风,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。在家庭中,要像孔融一样,注重亲情,尊老爱幼,孝敬父母;在生活上,要向王安石学习,虽贵为宰相,但仍艰苦朴素、为官清廉、不铺张浪费;在学习上,要学习曾国藩的读书精神,通过“吾日三省吾身”来不断修正、提高自己,做读书明理之君子;在待人接物方面,要向阮籍学习,虽才情傲世,但绝口不提他人是非,待人接物无相害之心。作为领导干部,要真正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念、规范,做到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带头传承中华美德,弘扬好的家风文化。

    建设良好家风,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,需要关心家庭、注重家教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,家风是成长的第一个环境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。文明的家庭、良好的家风、优秀的儿女,一定是严格的家庭教育长期熏陶的结果。那么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呢?老一辈革命家早就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作出了表率。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:“恋亲不为亲徇私,念旧不为旧谋利,济亲不为亲撑腰”;周恩来同志曾给亲友定下“十条家规”,将摈弃特权思想、严守规矩贯穿生活的点滴之中;习仲勋同志更是教育子女“夹着尾巴做人”,家风之严甚至“不近人情”。这些看似严苛的行为,却诠释着“严管就是厚爱”的真谛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从查办令计划、苏荣等人腐败案件来看,出现了“父子兵”、“夫妻档”、“全家腐”等现象,这些腐败的原因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,令人警醒。为此,领导干部要引以为戒,警钟长鸣,带头维护家风清正,管好家属子女,绝不“护犊子”,牢固守好家庭“廉洁门”。

    建设良好家风,点亮心中永远的明灯,需要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。领导干部作为执政的“脊梁”和社会的“主心骨”,要时刻走在前列,干在实处,在管好自己“小家”的同时,更要管好单位、社会这个“大家”,引导这个“大家”的家风向上、向善。一是要注重党风廉政建设。以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为契机,把家风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和机关文化建设中,将树立良好家风文化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,强化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,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二是要抓好家风文化宣传。在电视、网络、报刊等媒体上,设立 “两学一做”话家风等专题专栏,广泛宣传家风文化;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,把好家风、好家庭、好故事编成戏曲小品,讲过百姓听,演给百姓看,把好家风传播到千家万户。三是要立足实际创新载体。把家风文化与厚德盐城建设相结合,广泛开展向道德模范学习活动,引导市民树立良好家风;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,以盐城6·23龙卷风特大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为契机,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,让好家风根植家庭、走出家门,把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互助精神转化为“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”的伟大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