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中共响水县委组织部网站  响水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 网站首页 · 收藏本站用户登录 · 党建OA平台
今天是 
首页>> 两学一做>> 对党忠诚 抉择无悔

对党忠诚 抉择无悔

作者:admin    文章来源:   浏览次数:1734    发布时间:2018.11.08

 

    什么是忠诚?诸葛亮有一句名言:“人之忠也,犹鱼之有渊,鱼失水则死,人失忠则凶。故良将守之,志立而名扬。”意思是说忠诚和人的关系就像鱼和水,鱼离开水会死,而人没有忠诚则很危险,只有坚守住忠诚,才能成就事业、立志扬名。从词义上说,“忠”,就是崇敬和恪守;“诚”,就是言而有信、言行一致。“忠诚”就是真心诚意、尽心尽力、没有二心。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和本源,同时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道德赓续。

    忠诚是一种血脉传承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,自从有了历史记忆,忠诚的血脉就一直充盈不辍。从炎黄继位到周公吐哺、从卧薪尝胆到苏武牧羊、从魏征死谏到岳飞抗金,再从先忧后乐到苟利生死。每一段历史记忆都闪烁着忠诚的光芒。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,是中华历史传承的“举旗人”,在延续忠诚血脉的历史洪流中始终挺在最前面。到今年,我们党走过了96年的光辉历程,在党言党、在党为党、在党忧党的中华优秀儿女数不胜数,战争年代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,和平年代拼命治沙丘的焦裕禄,新的历史时期一心为打赢的杨业功,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精神基因,都在用实际行动构建着忠诚“图谱”。

    忠诚是一种文化标识。中国的文化是以“孝”为原点展开的,而“忠”就是其文化的一个分支。中国著名的经典《孝经》就指出:“天地之性,人为贵,人之行,莫大于孝。” “故以孝事君则忠,以敬事长则顺。”中国几千年来,以孝治天下著称,故此培养出了不少“忠臣义士”。由此,也奠定了“忠文化”在中华大地的支柱地位。我们共产党人对“忠文化”的诠释有着更深刻的内涵。《共产党宣言》的伟大创始人马克思,他在青年时代曾有段名言:“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,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,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;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,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。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,但将永远存在;而面对我们的骨灰,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。”读懂这段话,才真正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忠义气节,只有用心体会无数先辈颤动的心灵,才会真正感悟出忠诚的深刻涵义。

    忠诚是一种人生高度。天下忠义之士,总是会万古流芳,而逐渐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座座丰碑和一个个高地。而忠诚之所以成其高,就在于它伟岸的挺拔让人敬仰。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得出过同样的结论,他的人生需求层次论就指出,人生最高的境界并不是物质享受,而是人生价值得以真正实现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忠诚应是“臣心一片磁针石,不指南方不肯休”的爱国情怀;应是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执着追求;应是“人生最高之理想,在求达于真理”的誓死如归。而所有这些,都不同程度彰显了一种崇高,那就是信仰。

    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,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,从内心深处进一步树牢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守一心向党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。要有对党忠诚、为党分忧、为党尽职、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,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