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从新的形势对干部监督工作新的要求着眼,不断创新干部监督新思路
1、监督的运行方式要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。一是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纪检监督、司法监督、审计监督、舆论监督、群众监督不断拓展,形成立体式、全方位的监督网络。二是监督的范围从工作范围向其生活圈、社交圈等延伸,不断扩大有效监督范围。三是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考察预告、专项调查、谈话诚勉、来信回复等多形式监督转化,让群众真正参与干部考察工作,让干部考察工作真正扎根群众,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“透视”考察对象,使干部接受群众的有效监督。
2、监督的运行程序要从事后监督向事前、事中监督转变。长期以来,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事后监督上,即干部出现了不良苗头或间题才去制止,去纠正,去查处。这和事后监督,实际上是种被动消极的监督。我们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进行积极主动监督:一是从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入手,开展思想监督;二是从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入手,实施权力制约;三是从遏制贪污受贿、以权谋私行为等方面入手,强化组织监督;四是从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入手,引进群众监督。
3、监督渠道要从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转变。采取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,制度监督与立法监督并用,公开监督与隐形监督并施,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并行,审计监督与审察监督并举等措施,逐步实行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、科学化,切实改进传统的单纯依赖纪律监督和组织监督的做法,弥补其“先天性”的不足。
二、从激发内在活力、规范外在行为着眼,不断创新干部监督新视野
1、强化干部学习教育的监督。加强对干部学习教育的监督,是干部监督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。坚持从严教育,筑牢思想防线,要把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等各种干部监督文件的学习、宣传作为干部监督工作的首要内容,纳入党委中心组、组工干部必学篇目,做到经常学、深入学、重点学。组织开展干部监督政策法规进课堂活动,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,把干部监督知识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,开展主体班次培训。组织观看教育警示片,以案说法,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。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组织任前廉政知识测试,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将干部监督政策法规学习融入日常,入心入脑。
2、巩固干部工作绩效的监督。对干部政绩的监督是新时期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使命。对干部工作绩效的监督能否做到科学、严密、全面、准确,直接关系到干部监督工作质量的高低。要在考核内容的科学性、考核手段的灵活性、考核标准的可比性上做文章。同时要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,充分运用民主生活会、年底干部考核及日常监督的结果,根据干部的工作实绩加大问责和治庸治懒力度,进一步加强对不称职、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工作,切实解决干部不敢坚持原则、不愿担负责任,干部能上不能下、能进不能出等问题。
3、拓宽干部工作圈、生活圈、社交圈的监督。针对干部工作的新情况,进一步拓宽考察渠道,既要监督干部的工作圈,又要监督干部的生活圈、社交圈。在方式上可采取公开考察、回访考察、审计考察、走访考察、民主测评、问卷调查等。通过对领导干部“三圈”的考察,更全面、更深入、更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全面情况。
三、从强化干部监督效能着眼,不断创新干部监督新制度
1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。要坚持信息公开,健全民主参与机制。采取多种形式,广泛了解群众对干部的评价,多方听取群众的意见、建议和批评,特别是要通过网络、媒体、手机等努力拓宽群众来信来访渠道,认真对待群众举报。对反映领导干部政治思想、道德品质、廉政勤政、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,应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处理;对一些难以查清的,可要求反映人向组织回复有关情况;对那些经查弄虚作假、隐瞒事实真相、欺骗组织的,要给予严肃处理。同时,对如实向党组织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的群众应给予鼓励、支持和保护,对打击报复反映人的干部则应严肃追究责任。面向社会开通政行风热线。推动单位“一把手”走进直播室,为群众答疑解惑、解决问题,热线通话内容经梳理归纳后在电视台公示,实现行政监督、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,推动各单位更好地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。
2、建立横向联动机制。加强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,力求形成合力,共同参与干部的监督管理,产生监督管理的叠加效应。一是与纪检部门的联合。组织部门与纪检部门联合考察干部,便于实施对干部的全面监督。同时,应注重运用考察成果,搞好选拔任用。对工作业绩突出,但廉政建设有间题的人员不能重用;群众反映较好,但工作平庸的不能重用,形成一种公开、公正、公平的选拔任用氛围。二是与宣传部门联合。加强新闻单位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。三是与人大、司法、审计等部门联合。支持人大做好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、评议工作,强化人大对“一府两院”工作的监督。定期与司法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,把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。
3、建立负面行为评价制度。注重干部考察反向考察。在平时组织实施干部考察时,不仅要在德能勤绩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,同时还要制定《负面行为民主测评表》,在干部考察时对跑官要官、收受红包礼金等负面行为进行民主测评,从正反两面全面真实了解干部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。探索建立末位淘汰机制。在年终考核时要求各单位测评出“三个末位”,即在领导班子、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三个层次中排名末位的,由组织部备案形成“负面干部库”,并派专人调查了解情况,分级进行谈话诫勉。科级领导干部连续两年进入负面干部库的,作为能“下”的标准及时调整;当年考核为后进的中层和一般干部取消成为后备干部资格。
4、探索走访制或家访制。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八小时外行为情况访查制度。深入走访与家访,重点与其配偶进行谈话,了解干部的生活圈和关系网,与组织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;不定期走访单位同事和下属单位,了解基层评价;定期对领导干部八小时外活动情况问询,形成档案记录。对发现不良倾向的,要不留“盲区”,及时谈话教育,不留情面,从严诫勉惩处,让其随时在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下。
|